图片
中华行医方 大医精诚心
图片
中风这种病,最好先治实症,再治虚症,或者同时治疗实症和虚症。虽然古人把中风分为内风和外风两种,但在实际临床上,内风的情况更多见。对于中风的分类,《金匮》虽然有中脏、中腑、中经、中络的区别,但在实际临床上,很难完全区分开。不过,从发病时间和治疗的难易程度来看,还是有一些区别的。一般来说,新发的中络、中经病(包括中脏腑后留下的偏瘫等)比较容易治疗,而长期的病就比较难治。中腑的情况也是这样。但中脏就不一样了,不论是新病还是旧病,都是很难治的严重病症。治疗中风的方法要根据病症的虚实来定。虚症可以分为阴虚、阳虚、气虚和血虚;实症可以分为风火、痰症等。所以,治疗虚症的方法有:滋阴生津、滋阴潜阳、阴阳平补、益气和络、益气生阴、补脾和胃等;治疗实症的方法有:平肝息风、开窍通络、通腑泄热、清热化痰、活血化瘀等。在治疗步骤上,通常是先治实症,再治虚症。但也有同时治疗实症和虚症,或者先急救虚症的。下面的三个中风病例都有肝风内动、痰热内蒙的症状,治疗方法都可以用平肝息风、化痰开窍等类药物。但因为每个病例的标本缓急不同,所以在具体用药上也有所侧重。下面是一个中风病例,病因是肾阴不足,导致风阳突然上升。患者刘先生,已经偏瘫很久了。他的肾功能衰弱,肝功能过盛,导致风阳急剧上升,体内痰浊被搅动。突然之间,他神志不清,眼睛模糊,说话困难,手指关节不自主地蠕动。医生摸他的脉象浮弦而滑,两关(中医指寸关尺中的关部)脉搏快,舌苔黄腻带灰,这些都是痰火内盛的表现。因此,医生决定采用平肝息风、化痰开窍的治疗方法。首次开方:羚羊角一钱五分,远志肉二钱,双钩藤四钱后人,明天麻二钱,竹沥半夏三钱,旋覆花一钱五分包,杭菊炭三钱,川贝母一钱,炒枳实二钱,云神四钱,竹沥一两冲,九节蒲一钱五分。昨天用了化痰开窍、平肝风的药,今天早上患者的神志就清醒了,手指关节也不再蠕动,阳缩(可能是指某种症状或体征)也有所改善,逐渐能开口说话了。舌苔的灰腻已经开始腐烂脱落,脉象从浮弦转变为细滑而快。但患者仍然感觉喉咙有痰腻,咳不出来。综合这些症状来看,虽然风阳已经有所下降,但肺和胃两经的老痰还没有完全化解。因此,医生决定继续沿用原来的治疗方案,并稍作调整。二次开方:羚羊角一钱,竹沥半夏三钱大麦冬三钱,瓜蒌皮四钱,云茯神四钱,煅龙齿五钱先煎,远志肉三钱,净橘络一钱五分,川贝母二钱,旋覆花一钱五分包,炒竹茹一钱五分,九节蒲二钱五分。经过两次使用羚羊饮子的治疗,化痰开窍、清肝息风的效果显著。患者的神志完全清醒,说话也流利了。今天早上大便也很通畅,舌苔的灰腻已经全部脱落。脉象的浮弦也已经平复下来,但两部(可能是指寸关两部)仍然有些滑。患者仍然感觉喉咙和胸部有痰阻塞,难以咳出,并且眼睛和鼻子都感到干燥。综合来看,风阳已经得到控制不再暴升,肠胃的积滞也已经清除干净了。现在唯一的问题是上焦肺部的痰热还没有完全化解。因此医生决定采用化痰热、清肝肃肺的治疗方法。三层开方:羚羊片一钱,大麦冬三钱瓜蒌皮四钱,川贝母三钱,竹沥半夏三钱,旋覆花一钱五分(包)远志肉三钱,云茯神四钱,净橘络一钱五分,炒竹茹一钱五分,九节蒲八分。总结:这个患者偏瘫已久,病因是肾阴亏虚导致风阳暴升和痰浊内积。医生主要采用了平肝息风和化痰开窍的治疗方法(使用了羚羊角、天麻、钩藤等药物来平肝息风;使用了竹沥半夏、九节蒲、川贝母等药物来化痰开窍),并辅以导痰下行的药物(如炒枳实)。第一剂药就能平息风阳、开窍化痰;第二剂药后痰浊开始下行排出;基本上解决了标实(即风阳暴升和痰浊内积)的问题。从这个病例可以看出医生采用了“急则治标”的治疗原则来处理紧急情况。虽然患者存在本虚(即肾阴亏虚)的问题,但在治疗过程中并没有直接进行补虚治疗,因为补虚可能会妨碍驱邪(即化痰开窍等)。必须等待邪气被驱除后再缓慢治疗其本虚问题,这样才能避免两者相互牵制影响治疗效果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