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罗华昌中医
古中医防未病,保民众大健康。
图片
患者信息:
姓名:韩某 性别:男 年龄:45 岁 籍贯:天津
面诊时间:6 月 15 日
主诉:阳痿不举1年,伴精神萎靡、下肢乏力、腰部酸软,性生活质量差。
现病史:患者自述出现上述症状已有一年,精神状态不佳,常感疲惫,下肢无力,腰部酸软,性生活难以正常进行。严重影响夫妻关系,妻子30岁,二婚。
既往史:无重大疾病史,无手术史,否认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心脏病等慢性疾病。
原先用药:曾自行服用[枸杞鹿鞭人参等],用过中药治疗但未见效。
体格检查:神志清楚,精神乏力,面色苍白。舌、心、肺听诊未见异常。腹诊触挠无压痛及反跳痛,肝、脾、肋下未触及。上下肢无水肿。
初诊:
脉象:脉沉细无力
舌象:舌淡胖,边有齿痕,苔薄白
诊断:阳痿(中气亏虚,肾阳不足)
中医诊断辨证分析:患者中气亏虚,肾阳不足。中气不足,气血生化无源,故精神萎靡、乏力;肾阳亏虚,腰府失养,故腰部酸软;肾主生殖,肾阳不足则阳痿不举。舌淡胖、边有齿痕、苔薄白,脉沉细无力均为中气亏虚、肾阳不足之征。
治疗原则:补中益气,温肾壮阳。
处方:黄芪 150g、党参 90g、巴戟天 15g、白术 30g、升麻 15g、五味子 10g、枳实 15g、杜仲 30g、菟丝子 30g 水煎服用,一天煎一剂,两服用。
二诊,15剂精神完全恢复,服药后觉得半小时头脑立杆有神,下肢有力,腰也有力,性生活觉得比原来强很多,能坚持15分钟,要求按原处方再邮15中药过来。
图片
方解:
黄芪,补肺健脾,卫实敛汗,驱风运毒之药也。其性甘温,大补元气,为君药。党参补中益气,健脾益肺,与黄芪共为君药,培补中气之源。
巴戟天,补心包之火,多能强阳。其温肾助阳,为臣药,助君药温补肾阳。
白术健脾燥湿,升麻升阳举陷,二者相配,如《医学启源》所曰:“升清降浊,和中益气。”
五味子,性温,五味俱备,酸咸为多,故专收敛肺气而滋肾水,益气生津,补虚明目,强阴涩精。其收敛固涩。枳实破气消积,化痰散痞,通利气血,防参芪之腻碍中宫,使更易生生化化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谓杜仲其“主腰脊痛,补中益精气,坚筋骨,强志”。其性温,味甘,能补肝肾,强筋骨,为佐药。
菟丝子,言其“主续绝伤,补不足,益气力,肥健”,有补肾益精、养肝明目之效。
诸药合用,补中益气、温肾壮阳之效明显。
医嘱:
1. 减少性生活频次,避免房劳过度。
2. 适度加强锻炼,增强体质,如进行慢跑、太极拳等运动。
3. 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焦虑、紧张等不良情绪。
4. 注意饮食调养,避免食用生冷、油腻、辛辣之物。
按语:此乃中医辨证论治之妙,精准辨明气虚阳痿之证,精准用药,故而获效。需要着重说明的是,一旦出现类似问题,千万不可自行诊断和抓药,务必及时寻求专业医生帮助。写这篇文章只是为科普相关知识,让大家了解,绝非鼓励自行用药,以免造成误导。
图片
版|权|声|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